成都|太古里

图片
出发日期:04/01/2025 结束 夜游锦江 ,在瑞幸买了一杯大冻梨美式,从东门码头步行前往太古里。路程并不算特别远,15分钟就能抵达。 在前去太古里的途中,经过极氪空间(成都环贸ICD店)顺道进去看车。在旅途中插上这个看车环节,也算是成都旅行的新体验。虽然不能买,看看也很过瘾。今时今日,我还会时不时想起它... 我不太懂车,但是在我第一眼看到这款极氪MIX,就给它的颜色所吸引,非常舒服。再来它的外观也很引人注目,是胶囊外形,线条流畅,没有多余的棱角。灵活多变的座椅布局,更让我赞叹不已。 前排两个独立座椅可以电动旋转180度,与后排两个独立座椅形成一个面对面的“会客厅”模式。车内空间宽敞了,大大提升了车内社交、家庭互动。若可以买,又有能力买,真想入手一辆,和家人一起自驾游。 成都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又有着独特的休闲文化。成都太古里是一个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式购物中心。从开业以来,迅速崛起为极具影响力的城市地标,为城市艺术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传统川式建筑注入勃勃生机。夜间,灯光与建筑交融更提升了这个街区的整体氛围。 成都太古里以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建筑风格,与散落其间的六个保留院落和建筑交相辉映;而毗邻的古大圣慈寺更为其增添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韵味,使得历史烟尘中走来的老建筑,当下绽放新生。 来到成都这个地方,不需要急躁,只需放慢脚步,好好地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就算站在一旁欣赏喷泉秀,也能让我的旅途增添一丝美好回忆及体验。 这个地标象征着成都“慢生活”与时尚潮流,聚集一线奢侈品牌,其中有 Louis Vuitton,门店采用独栋建筑设计,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如果历史建筑只是单纯放在一边保护,却无法给予其生命力, 就失去了城市更新的意义。” 结束这一天的行程,回到酒店房间,吃宵夜——曲奇饼干。 一月份成都天气寒冷,下午买的曲奇饼干的巧克力和花生酱都还未融化。 特浓黑巧花生夹心曲奇RMB¥24元 海盐太妃糖黑巧克力曲奇RMB¥23元 Day 3 早餐 【时光漫步酒店】 - 太古里 视野联行配眼镜 - 猛追湾 散步 - 咖啡【Little Travel】 - 熊猫邮局 - 晚餐 【比萨先生】 - 夜游锦江 - 咖啡【瑞幸咖啡】 - 太古里

台北好去处,台北植物园

住在台北万豪酒店,要出发前往台北植物园,
首先就是在离酒店最近的捷运站BR15剑南路站出发,
搭至BR11/G16南京复兴站,需要转乘松山新店线至G11小南门站,
再徒步10分钟左右抵达台北植物园。
台北植物园,一个备有完整植物搜集纪录文件,
并进行科学研究、保育、展示及教育的场所。
来这里除了可以了解植物和各式花卉,园里还有另个古迹景点:钦差行台。
 热带之花~朱槿
典型的热带花卉,是马来西亚的国花、美国夏威夷的州花,
也是台湾高雄县的县花。
别名为扶桑(因叶形似桑叶)、中国蔷薇、佛桑。
适用于庭园美化、绿篱、盆栽。
在台湾,全年都是朱槿的花期,盛花期在5月至10月。
朱槿生性强健,耐热耐旱,喜欢日照充足的环境,全日照最佳。
 植物园里到处能欣赏到不同种类,大大小小的花卉。
参观中,遇上园丁员工正在讲解和介绍植物园里一些特别植物,
外行人也许觉得它只是一棵杂草,
其实「清明草」已被列濒临绝种野生植物第二级。
这种植物学名称为绶草,清明草是它的别称,
主要是因为在清明时节,会开出一朵一朵小巧玲珑的小花,
花絮又好像绶带一般,因此而得名。
清明草属迷你型的野生兰花,花如青龙盘柱而上,长相非常特别。
在植物园里有片小草地,清明草就在密密小草中长了出来。
很可惜,有些参观者践踏草地,有几株清明草受不住压力,倒下了。
园丁员工告诉大家,植物园和一般公园不同,植物园是培植物种,
尤其频临绝种的稀有品种,如果随便践踏草地可能破坏了植物生长,
后果严重还可能遭遇吃上官司的风险。
这里种植的所有植物用以研究和观察,不能擅自采摘。
 
特别喜欢园里一个种植部分:十二生肖植物区。
亚洲曾受到中国文化历史影响的区域,
至今仍保留了以十二种动物来对应纪年的习惯。
参观时不妨也来联想一下,哪些植物名字也和十二生肖动物有关?
例如:「兔」就有兔尾草、「龙」就有盘龙木、「牛」就有牵牛花...
园内的钦差行台属于二级古迹,在这儿除了看花还可以看历史建筑。
《「布政使司文物馆」古迹名称更改为「钦差行台」》
「布政使司文物馆」于1985年8月19日公告为古迹,
经专家学者考证其古迹名称原为「台湾布政使司衙门」
并非清代布政使司衙门本体,而是当时为接待外地高级官「钦差行台」。
古代建筑处处讲求美观、实用、吉祥寓意。
布政使司文物馆建筑雅致,屋顶为庄严肃穆的燕尾翘脊。
头门与仪门绘有文武门神,左右分立一对抱鼓石,雕工最精,造型最美。
大门由数块实心木板拼接而成,呈现出厚实高大的气势;
门上所绘门神虽已褪色,但是清代留存至今,弥足珍贵。
现在所看到的大门,是经过重新修复重绘制而成的。
头门与仪门檐廊内的外檐木作及彩绘最为细致,
有造型雄壮美观的关刀栱,以及外檐出栱结构顶端的蝙蝠,象征双福齐下。
大木结构则有丰富的细致雕饰。
外窗以正面左右两翼的竹节窗达到美观与防窃的功能,
内部靠天井者为万字花格支摘窗,大堂背侧则为花式多样的窗棂,
不仅让室内采光及通风充足,更兼具艺术美感。
「钦差行台」面宽七开间,纵深三进,依序为头门,仪门,大堂,
加上左右厢房,中,左,右廊道构成田字形闽南式传统建筑。
整体建筑格局宏整,结构雄伟,室内高大宽敞,
装饰古朴,呈现出衙署建筑的威严与气势。
 《历史风华》
台北植物园内的「饮差行台」为清光绪18年(西元1892年),
为接待来台视察的中央官员,于布政使司衙门西侧兴建,
并于光绪20年(1894年)完工。
本建物原位于今台北市中山堂的位置;日本领台后,
1895年曾在布政使司衙门建筑群广场举行始政式,
日后以此建物作为台湾总督府,期间长达25年,
直至1919年台湾总督府(今总统府)完工为止。
为兴建台北市公会堂(即今台北市中山堂),
日本政府于1933年将此建物部分迁建至台北植物园,
现为台北市市定古迹,目前为林业试验所台北植物园辖管。
钦差行台是台湾唯一仅存的清代闽南式官署建筑,
在历经清朝、日治及中华民国的时代变迁后,
至今仍矗立,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