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15的博文

成都|新体验

图片
出发日期:04/01/2025 过去有许多旅游的不同经历,这次来到成都打开了新的体验,在行程中解锁了一项“任务”——配眼镜。 说到配眼镜,虾子饼提前就做了很多研究。经过这次的新体验,确实让我感受到在成都配眼镜所享受到的专业服务、快速便捷和性价比优势,体验感特别好。 早上十一点多来到春熙路,要找视野联行,找了好一阵子,再询问商场守卫才找着。视野联行眼镜(银石广场店)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商圈核心地段。眼镜店铺设在银石广场写字楼内,在大堂搭乘电梯至12楼。 来到12楼门口,电门锁着。门边有个小机,按下视野联行的门牌号,电门就开了。 沿着走廊走到店门口,店内面积虽然不大,但布局合理,干净整洁,环境舒适。我们来到眼镜店的这天,已有好几位顾客在里面等待,有些顾客还拖着行李箱前来。也没有等很久,几分钟后就安排我们去验光。 来配眼镜之前,已经对镜框款式有着很明确的要求。这家店内的镜框款式选择是多的,只是我想要的款式种类在这里选择并不多。当然,款式再多我也就配一副,选到有一款合适就已经觉得很棒。 回顾一下配眼镜的全过程: 首先,他们针对我原本所佩戴的眼镜镜片度数做了测量,并得出镜片的度数,之后便安排我去验光。这段日子戴眼镜,看东西总是看不清楚,以为是自己老花眼而导致,就没多加理会,想着看不清摘下眼镜看就好。验光师跟我说,验光得出的结果,和我原本所佩戴的眼镜度数有点差距(怪不得一直看不清楚)。经过沟通,验光师为了确保所得的度数正确,再帮我重新做了一次验光。 在整个验光过程,不得不赞视野联行眼镜店的验光设备和专业验光师团队的经验了得,能够提供精准的验光服务。无论是常规的近视、远视,还是复杂的散光等问题,都能得到专业的解决方案。 按照新检出的度数,调好镜片给我试戴,叫我看远处、看近处、看手机... 模拟了很多不同的情况,镜片没加老化度数,我都看得一清二楚。绝了! 工作人员问我们透过什么途径得知这家店?虾子饼回答是透过元宝(腾讯AI助手)。店员傻眼了,哈哈... 然后露出很开心的样子,以为虾子饼在开玩笑,接着在纸上写下“元宝”。 第一次在国外配眼镜,成都的视野联行(春熙路银石广场店)让我体验到店员的热情,耐心解答顾客疑问,提供个性化建议,整个购物体验非常愉快。 中国微信很方便,立即和视野联行加了微信好友。眼镜做好就直接透过微信联系取眼镜。1月4日配眼镜,1月8日取眼镜,效率满高的。 配眼镜...

新加坡,河的子民

图片
河的子民,新加坡(People of the River, Singapore) 漫步在新加坡河畔,除了让我了解景点的历史与故事, 也可以籍着这景点看到我爸爸妈妈可爱的一面。 当我妈经过这景点,她觉得非常抓狂! 原因是她看见这班赤裸男童的雕塑,就道出一句:正想要 “敲” 他的头,羞羞。 而一向严肃的爸爸,也情不自禁的 “配合” 加入这班男童, 摆出与孩童一起游戏的动作。 这些雕像雕刻十分逼真,不论是尺寸、表情、动作都惟妙惟肖。 沿着新加坡河畔展示了一系列的雕像, 藉着这些雕像展示了早起新加坡河畔居民的生活。 在这里周围虽然都是高楼大厦, 不过雕像并没有因此失去它的魅力, 反而高楼大厦与这些雕像互相拼凑出一副美丽的风景。 五名裸体的男孩正兴奋地从桥上准备跃入水中, 将如今新加坡再也难觅的一景永恒地定格于此。 这组雕像名为《第一代》 河边居高临下的位置,有五名赤裸男童,像要跳入河中戏水。 这是第一代到新加坡的孩子常做的活动。 从这组雕像能看出早期在河畔生活的那种无忧无虑和简单的精华。 是新加坡先驱雕塑家张华昌的作品。 与《第一代》相对的另一侧,有几只小猫。 这组雕像很不起眼,不刻意寻找可能就会忽略了它们。 它们是有名的 “新加坡猫”。也有人叫它们:古晋塔猫 或 垄沟猫。 这种世界最小的猫家族,曾经生活在新加坡河岸,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无法确定这组雕塑是出于哪一位雕塑家的作品。 另一组雕塑位于浮尔顿酒店隔邻的马来西亚银行大厦前, 这组雕塑名为《河畔商人》 从雕塑中可看出当年河畔常见的场景。 述说早期新加坡杰出商人,苏格兰人亚历山大•劳里•约翰斯顿与华商和马来首领、 给牛车装麻袋的印度人与华人作调解人。 位置:地铁 NS26/EW14 莱佛士坊 Raffles Place 站(出口H) 或 从景点  莱佛士登岸遗址  沿着河边走,越过加文纳桥 Cavenagh Bridge 即达

新加坡,萊佛士登岸遺址

图片
莱佛士登岸遗址,新加坡(Raffles Landing, Singapore) 汤玛士·斯坦福·莱佛士爵士于1819年1月28日在这历史性地点首次在新加坡上岸, 并以其才智与远见改变新加坡的命运。 他对新加坡的开辟、建设、法制和长远的规划蓝图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 并立下不朽的功绩,让新加坡从一个落后、没没无闻的渔村, 发展成为一个世界上重要的商港和现代都市。 为纪念新加坡的开国元勋汤玛士·斯坦福·莱佛士爵士,新加坡共有二座他的雕像。 最原始的一尊立于 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 ,另一尊仿造雕像则位于驳船北码头, 塑像这里就是当年汤玛士·斯坦福·莱佛士爵士登陆新加坡的地点。 在此不远处可以看到一道:长46米,宽25米的桥梁,这道桥横跨新加坡河。 桥梁建于1929年,名为:爱琴桥(Elgin Bridge)是新加坡市中心的一座拱桥。 它是新加坡河上的第一道桥梁,桥两端的道路分别命名为: 桥北路(North Bridge Road)和 桥南路(South Bridge Road) 位置:从  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 Victoria Theatre and Concert Hall 步行约3分钟即达 或 地铁站 EW14/NS26 莱佛士坊 Raffles Place 站(出口H), 越过加文纳桥 Cavenagh Bridge,步行约4分钟即达

新加坡,維多利亞劇院及音樂廳

图片
送别2014年,迎来2015年! 撇开自己懒散的态度,「旅游列车」继续开跑与大家周游列国。 这趟旅程「旅游列车」要带大家前往 位于新加坡行政文化中心, 参观一座富丽堂皇的维多利亚时期殖民地标, 拥有独特的帕拉迪奥式钟楼、意式窗户与粗面圆柱, 接近150年历史的建筑。 这座古老的建筑物刚完成了为期两年半的翻新工程。 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新加坡(Victoria Theatre and Concert Hall, Singapore)  这座建筑物有着迷人而深远的历史。 曾于1862年开始了它作为这片新殖民地市政大厅的使命。 由于内部间隔设计具备了作为音乐厅的要素, 这里除了是市政大厅,也曾经作为艺术文娱中心。 白天这建筑内充斥着市政雇员的匆忙脚步, 晚上这里就成为了众多业余团体忙着表演奏乐的场合。 当维多利亚女王于1901年去世时,殖民地政府决定为她竖立一座纪念碑, 将现有市政大厅的公共大楼作为献礼。 新建筑于1905年竣工后被命名为:维多利亚纪念馆。 而同时整修过的市政大厅成为了剧院。 两座建筑之间的空地则建了一座华丽的钟楼。  二战前夕,维多利亚剧院与纪念厅曾经举办过许多场音乐会、音乐剧与戏剧。 在二战时期,它躲过了日军的空袭轰炸, 在日治时期,由于在城市中的战略位置, 这里曾是一个收容战争受伤者的医院。 到了和平时期,这里仍然是许多大型政治事件的见证者。 1962年,曾在政府大厦草场矗立了多年的新加坡奠基人: 史丹莱佛士爵士原本的铜像被移到了大厦前。 这座铜像也是游客最爱取景之处。 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中间的大钟每十五分钟响一次。 位置:可以选择于地铁站 EW13/NS25 政府大厦 City Hall 站(出口B)出发, 路经景点: 圣安德烈座堂  St Andrew's Cathedral、 (之间隔着的草地就是:政府大厦大草场) 陈金声纪念喷泉塔  Tan Kim Seng Fountain、 阵亡纪念碑  The Cenotaph、 林谋盛纪念塔  Lim B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