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15的博文

成都|都江堰景区 (二)

图片
出发日期:03/01/2025 都江堰景区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购票进来参观的地方。 【安澜桥-夫妻桥】 安澜索桥是中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全长286.5米,其中外江段索桥长142.5米。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修建的材料有关。安澜索桥始建于北魏以前,唐代称“珠浦桥”。到了宋代,改成“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1803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度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它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 【敬修之治水德政坊】 【松茂古道】 人烟稀少,走在这弯曲的小路上,上坡下坡,不常运动的我,有点小气喘。中途只作短暂的歇息,也不太敢待久,心里会有点小慌。深怕着太阳下山天黑还没走出去,又想会不会走错方向... 当在半路遇到数位游客时,心里又立刻变得踏实。 登高望远,上来这里眺望风景,心里平静了... 成都冬季,空气能见度下降,远处笼罩着雾霾。 走到半路,看见独自一间老舍所处十分隐秘,这到底是什么老建筑?展馆?原来是公共卫生间。不过,我实在不敢进去。 【玉垒关】 亦称“七盘关”,是有1100多年历史的名胜古迹,有“川西锁钥”之称。唐代贞观初建,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白敏中帅蜀时再建。关址在古湔山临江的虎头崖上,扼松茂古道咽喉。关隘依山,用条石砌筑,上建城楼,雄伟壮观。诗圣杜甫留下了「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千古名句。 看到这个指示牌,放下十万个心... 西街快到了! 见到前方远处发出湖绿色的灯光,江已经亮灯。 前方灯火灿烂的老街,和背后身处的那片宁静山坡,显出不一样的对比。 一道厚实的大木门,把都江堰景区和老街分割开来。 记录在都江堰景区走过的路线。边走边看,全程不绕路,景点不重复。 在西街贩售精品的老铺里,找到一张由中国邮政发出非常独特的都江堰明信片。明信片能玩能寄。这款明信片和一般明信片不同在于,它有「幸运开奖卡」部分。当然,明信片仍具备邮寄功能,只是并不支持邮寄后兑奖,凡邮寄后的开奖卡自动失去兑奖功能。 把刮奖区隐藏的讯息刮出,即可知道是否获奖。 奖项设置 一等奖:奖金100元 二等奖:奖金20元 三等奖:奖金6元 决定把它买下!选了一张,到柜台找工作人员,当场把刮奖区隐藏的讯息刮出。我们获得「三等奖」!此张明信片价值RMB¥6...

馬來西亞,檳城姓氏橋

图片
几经辛苦终于来到姓氏桥的入口处,有巴士不搭真是所谓的「拿苦来辛」 不过一路走来漫步的看了很多沿途风景, 每抵达一个景点,都觉得非常开心及充满满足感。 姓氏桥,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桥民来自不同姓氏。 二百年前华人移民通常从事贸易和渔业。 他们就在码头边搭长脚屋,以姓氏形式聚居, 那就成为姓陈桥、姓杨桥… 这种姓氏桥。 其中以这姓周桥规模最大,现在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因此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到访。 走进这里,离开车水马龙的马路,看不见繁华的高楼大厦,仿佛与世隔绝。 槟城姓氏桥(姓周桥),马来西亚(Chew Jetty Penang, Malaysia) 抵达姓氏桥,不能错过的非姓周桥莫属。 姓周桥,是几个姓氏桥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桥。 桥民原乡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同安县杏林社。 随着手提电话越来越普遍,这种电话亭电话几乎已经快要被时代淘汰了。 没想到来到这里竟然还可以看到它。 姓氏桥建于19世纪,历史悠久的姓氏桥沿着海路兴建, 是商人、渔夫和码头工人的家。 这些房子建立在海上且由一条木桥连接起来。 姓氏桥为乔治市的一部分,姓氏桥是乔治市重要的文化古迹之一, 这里充分表现了乔治市海上居民的生活特色。 或许因着本土电影《初恋红豆冰》于姓周桥取景, 所以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   在繁华都市生活太久,偶尔也想过一些平静,无拘无束的生活。 每天步出门口,即可看见这一片汪洋大海,多么的自由自在。   不看海,可以看看花,这里周围环境非常干净, 居民在门前还种有各种各样的花朵,颜色鲜艳,令人眼前一亮。 很多住该处的人,都在自己家门前摆设摊位, 摊位售卖物品包括:纪念品、小吃、饮料... 应有尽有。 摊位规模需然不算大,不过看到老板们都使出浑身解数, 花尽心思,为求吸引更多顾客光顾。 炎热的天气,在这里售卖冰凉的饮料或小吃相信必定大受欢迎。 我们也走得很累,只想找张椅子坐下来歇一歇。 碰巧看到有家店售卖榴莲泡芙,最重要是有椅子可坐,就选择了它。 我们有自备饮用水,所以只买了《一口吃榴莲泡芙》马币 RM10.60 一盒/6粒 步出姓周桥,前往另一道姓氏桥:姓陈桥 出发前做...

馬來西亞,檳城丹絨遊艇碼頭

图片
从 维多利亚女皇纪念钟楼 出发,步行前往姓氏桥,途中会经过丹绒游艇码头。 槟城丹绒游艇码头,马来西亚(Church Street Pier Penang, Malaysia) 这座占地16公顷的码头原名叫义兴街码头, 是马来西亚首座位于市中心的游艇码头。 丹绒游艇码头毗连着槟城渡轮码头。 由于之前搭乘巴士经历也不算很好,所以接下来的行程,几乎都只靠双脚步行。 在艳阳高照下,晒得皮肤通红,皮肤表面还有点痕痒, 双脚虽然已经走得很累,不过意志力强过体能, 誓不到「姓氏桥」心不死,于是继续走... 老实说,这一路走去姓氏桥,路途真的有点远~~~ 下图青色的标记是记录了我们在《槟城 . 第一天》所留下的足迹

馬來西亞,檳城維多利亞女皇紀念鐘樓

图片
槟城维多利亚女皇纪念钟楼,马来西亚 ( Queen Victoria Memorial Clock Tower Penang, Malaysia) 大钟楼共有四层的设计,第一层是八角形, 第二和第三层则是方形,顶楼则是显出回教设计的圆屋顶, 大钟则是建在第三层的四面。 这座60英尺高的钟楼是由富商谢增煜于1897年捐赠, 以纪念维多利亚女皇执政60周年纪念, 每一英尺就代表女皇执政一年。 钟楼虽然不算太高,但是已经拥有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钟楼也成了游客最喜欢的地标。 钟楼的其中一面则对着一个交通圈(下图) 由于拍摄时所站的角度问题,未能把它们摄在一起。 如果能够把它们并连在一起看,整个构图会很不错哦! 下图青色的标记是记录了我们在《槟城 . 第一天》所留下的足迹

馬來西亞,檳城康華利堡

图片
看完雄伟巨大的 变形金刚模型 , 我们来到位于 旧关仔角草场 旁边的一座古堡城。 槟城康华利堡,马来西亚(Fort Cornwallis Penang, Malaysia) 这座位于乔治市的古堡是莱特上校登陆槟城时所建,主要为保卫槟岛岬角。 1786年莱特用「nipah 棕榈」兴建的堡垒,以印度总督的名字命名。 后来于 1808年至1810年间,英国殖民政府以囚犯的劳力,将它改建为一座石堡。 这用砖块重砌是以作行政用途而非用于防卫。 出发之前有大概了解过这个景点的资料, 不过很可惜,我误以为是免费入场, 结果旅行当天来到康利华堡的入口处,惊见入口处有道闸, 方知道是需要购票才可进去参观。 不过没有走上前去问价,只是想到如果付了很昂贵的价钱买了门票, 却因为没有足够时间参观而走马看花,这的确是挺浪费的。 所以最后决定,只在附近外墙兜个圈就离开,再向下一个景点出发。 虽然没有进去参观,不过单站在外墙看,也能感受到那股历史古迹的味道。 这里还展示了几尊大炮,这些大炮是荷兰人所设置的, 据说:曾经被海盗掠夺,不过后来成功被找回。 其实,在准备这篇贴文的同时,再去搜了一下门票价钱, 原来入门票一点都不贵,待下次有机会再踏足这个地方,必定会进去参观。 入门票:成人 马币RM3.00;小孩 马币RM2.00 参观时间:每天 9:00am - 6:30pm 下图青色的标记是记录了我们在《槟城 . 第一天》所留下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