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 2015的博文

成都|新体验

图片
出发日期:04/01/2025 过去有许多旅游的不同经历,这次来到成都打开了新的体验,在行程中解锁了一项“任务”——配眼镜。 说到配眼镜,虾子饼提前就做了很多研究。经过这次的新体验,确实让我感受到在成都配眼镜所享受到的专业服务、快速便捷和性价比优势,体验感特别好。 早上十一点多来到春熙路,要找视野联行,找了好一阵子,再询问商场守卫才找着。视野联行眼镜(银石广场店)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商圈核心地段。眼镜店铺设在银石广场写字楼内,在大堂搭乘电梯至12楼。 来到12楼门口,电门锁着。门边有个小机,按下视野联行的门牌号,电门就开了。 沿着走廊走到店门口,店内面积虽然不大,但布局合理,干净整洁,环境舒适。我们来到眼镜店的这天,已有好几位顾客在里面等待,有些顾客还拖着行李箱前来。也没有等很久,几分钟后就安排我们去验光。 来配眼镜之前,已经对镜框款式有着很明确的要求。这家店内的镜框款式选择是多的,只是我想要的款式种类在这里选择并不多。当然,款式再多我也就配一副,选到有一款合适就已经觉得很棒。 回顾一下配眼镜的全过程: 首先,他们针对我原本所佩戴的眼镜镜片度数做了测量,并得出镜片的度数,之后便安排我去验光。这段日子戴眼镜,看东西总是看不清楚,以为是自己老花眼而导致,就没多加理会,想着看不清摘下眼镜看就好。验光师跟我说,验光得出的结果,和我原本所佩戴的眼镜度数有点差距(怪不得一直看不清楚)。经过沟通,验光师为了确保所得的度数正确,再帮我重新做了一次验光。 在整个验光过程,不得不赞视野联行眼镜店的验光设备和专业验光师团队的经验了得,能够提供精准的验光服务。无论是常规的近视、远视,还是复杂的散光等问题,都能得到专业的解决方案。 按照新检出的度数,调好镜片给我试戴,叫我看远处、看近处、看手机... 模拟了很多不同的情况,镜片没加老化度数,我都看得一清二楚。绝了! 工作人员问我们透过什么途径得知这家店?虾子饼回答是透过元宝(腾讯AI助手)。店员傻眼了,哈哈... 然后露出很开心的样子,以为虾子饼在开玩笑,接着在纸上写下“元宝”。 第一次在国外配眼镜,成都的视野联行(春熙路银石广场店)让我体验到店员的热情,耐心解答顾客疑问,提供个性化建议,整个购物体验非常愉快。 中国微信很方便,立即和视野联行加了微信好友。眼镜做好就直接透过微信联系取眼镜。1月4日配眼镜,1月8日取眼镜,效率满高的。 配眼镜...

馬來西亞,檳城牛乾冬街

图片
在准备结束一天的游览前,打算回到莲花河路/Leith Street吃晚餐。 于是我们就沿着牛干冬街/Chulia Street走回去莲花河路/Leith Street。 「牛干冬街/Chulia Street:是最早期的主要道路之一。 路名 Chulia 指的是来自 Chola 印度王朝的印籍人士。 牛干冬街与槟榔律的交界处曾座落着电车轨道与警局。」 「中文路名 “干冬” 即是马来语牛栏(Kandang)的福建音译, 早期的 Penang Road 和 Love Lane 之间及是养牛场。」 我们是毫无准备的造访了这条老街, 只是走马看花的看一看老街上的建筑风景。 走在牛干冬街上,看见一座特色古老建筑: 槟城潮州会馆,马来西亚(Teochew Temple Penang, Malaysia) 潮州会馆也称韩江家庙,是潮州建筑的范例。 潮州会馆建于1855年,并于1870年搬迁到现址。 潮州会馆于2006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来到这里已经是6:30pm,见大门深锁, 相信又是错过了开放时间,再来一个摸门钉的景点。 离开潮州会馆后,继续走,接而转进椰脚街/ Jalan Masjid Kapitan Keling,看间一家清真寺。 槟城椰脚街清真寺,马来西亚(Masjid Kapitan Keling Penang, Malaysia) 这条街道的马来街名 Jalan Masjid Kapitan Keling 即取自当地的这家清真寺名字; 至于中文名“椰脚街”,相信与这条路上过去种有许多椰子树有关。 说到这里,一定要提个有趣的现象,古迹区内许多街道的中文名和马来文命名皆不相符, 这主要是因为马来文路名是由州政府命定, 但真正能反映当时社会和生活形态的反而是当地人沿用许久的中文名, 只要一听到有关中文路名马上就能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形态。 椰脚街清真寺建于1801年,是乔治市最大而且最古老的清真寺。 它的设计充满着蒙兀儿建筑风格,拥有美丽的尖塔和圆顶。 这座清真寺后来再经扩建,并于1926年髹上摩尔式的建筑色彩。 下图青色的标记是记录了我们在《槟城 . 第一天》...

馬來西亞,檳城世德堂謝公司

图片
槟城世德堂谢公司,马来西亚(Cheah Kongsi Penang, Malaysia) 世德堂谢公司,所谓的 “公司” 其实是由宗族所设立的祠堂。 充满中国古典风味的建筑,庙顶却又英式狮子头。 狮子象征海峡华人对英国殖民政府的忠诚。  谢公司于1810年创立,是早年槟城福建五大家族之一的谢氏族人大本营。 位于本头公巷的世德堂谢公司,是于1858年动工兴建, 用了15年才在1873年竣工,此后谢公司也改名为世德堂谢公司。 在1917年,也曾在此创办「育才学校」,不过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停办了。 近200年来,由于进行过多次的维修,该建筑面貌已有了很大的改变。 近年因乔治市入遗,谢公司致力于将族人的祠堂恢复原来的面貌。 槟城乔治市周围都可以看到壁画,来到世德堂谢公司门前, 可以看到一副很可爱的《猫咪出巡》壁画。 抵达世德堂谢公司时已经是 5:55pm,没有进里面参观,只是在门口兜了一个圈就离开。 如果要进去里面参观的游客们,记得记下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每天9:00am - 5:00pm 另外一间位于世德堂谢公司附近的祠堂,就是: 槟城龙山堂邱公司,马来西亚(Leong San Tong Khoo Kongsi Penang, Malaysia) 开放时间也是到 5:00pm,我们同样碰钉子,来到时大门已经锁上。 不过还是可以和各位介绍一下 龙山堂邱公司于1906年竣工,是由来自中国沿省邱氏家族的产业, 建筑呈献了中国精致的建筑及雕刻手艺, 是全槟城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祠堂。 开放时间:每天9:00am - 5:00pm 下图青色的标记是记录了我们在《槟城 . 第一天》所留下的足迹

馬來西亞,檳城名香泰廣東餅家

图片
槟城名香泰广东饼家,马来西亚(Ming Xiang Tai Penang, Malaysia) 名香泰广东饼家的招牌产品 “蛋挞” 是由祖母尹玉群女士开始制作, 于60年代后期以家庭式销售, 直到70年代由父亲区志德先生接棒后, 边和母亲曾莉梅女士采用推着三轮车以叫卖方式经营, 为了纪念当年父母亲辛劳无悔的付出, 顾名思义,所以才称之为“三轮车蛋挞”! 其中奥秘在于酥皮中的四十八层折法,令其酥皮层达至松脆。      名香泰广东饼家,不管是饮料还是烘饼,选择都非常多, 站在柜台前,要做选择时,真会令人眼花缭乱。   我们点了: 招牌三轮车蛋挞 马币 RM2.00 一个 古早味鸡肉烧包 马币 RM2.10 一个  武大郎烧饼 马币RM2.10 一个 而饮料方就点了:纯黑豆浆 马币 RM6.90 一瓶 名香泰豆浆,含有高品质的植物蛋白,脂肪和维生素。 而且其中白卵磷脂和维生素都高于牛奶, 再加上名香泰选用加拿大进口的优质黄豆磨制而成,不添加防腐剂。 每日限量新鲜提供,售完为止,以免存货多日,而影响其新鲜度。 大豆中所含的微量成份异黄酮对人体具有防癌防止骨质疏松等, 为人体带来多样的保健功效。 这趟抵达名香泰,有幸品尝到这纯黑豆浆, 还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店里,慢慢品尝,的确幸福。 下图青色的标记是记录了我们在《槟城 . 第一天》所留下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