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太古里

图片
出发日期:04/01/2025 结束 夜游锦江 ,在瑞幸买了一杯大冻梨美式,从东门码头步行前往太古里。路程并不算特别远,15分钟就能抵达。 在前去太古里的途中,经过极氪空间(成都环贸ICD店)顺道进去看车。在旅途中插上这个看车环节,也算是成都旅行的新体验。虽然不能买,看看也很过瘾。今时今日,我还会时不时想起它... 我不太懂车,但是在我第一眼看到这款极氪MIX,就给它的颜色所吸引,非常舒服。再来它的外观也很引人注目,是胶囊外形,线条流畅,没有多余的棱角。灵活多变的座椅布局,更让我赞叹不已。 前排两个独立座椅可以电动旋转180度,与后排两个独立座椅形成一个面对面的“会客厅”模式。车内空间宽敞了,大大提升了车内社交、家庭互动。若可以买,又有能力买,真想入手一辆,和家人一起自驾游。 成都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又有着独特的休闲文化。成都太古里是一个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式购物中心。从开业以来,迅速崛起为极具影响力的城市地标,为城市艺术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传统川式建筑注入勃勃生机。夜间,灯光与建筑交融更提升了这个街区的整体氛围。 成都太古里以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建筑风格,与散落其间的六个保留院落和建筑交相辉映;而毗邻的古大圣慈寺更为其增添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韵味,使得历史烟尘中走来的老建筑,当下绽放新生。 来到成都这个地方,不需要急躁,只需放慢脚步,好好地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就算站在一旁欣赏喷泉秀,也能让我的旅途增添一丝美好回忆及体验。 这个地标象征着成都“慢生活”与时尚潮流,聚集一线奢侈品牌,其中有 Louis Vuitton,门店采用独栋建筑设计,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如果历史建筑只是单纯放在一边保护,却无法给予其生命力, 就失去了城市更新的意义。” 结束这一天的行程,回到酒店房间,吃宵夜——曲奇饼干。 一月份成都天气寒冷,下午买的曲奇饼干的巧克力和花生酱都还未融化。 特浓黑巧花生夹心曲奇RMB¥24元 海盐太妃糖黑巧克力曲奇RMB¥23元 Day 3 早餐 【时光漫步酒店】 - 太古里 视野联行配眼镜 - 猛追湾 散步 - 咖啡【Little Travel】 - 熊猫邮局 - 晚餐 【比萨先生】 - 夜游锦江 - 咖啡【瑞幸咖啡】 - 太古里

香港,旧城中环

中环特别多斜坡,楼梯也不少。
漫无目的的在大街小巷中穿越,加上方向感也不好,
走没几米路,拐角又遇到功夫熊猫的敌人「楼梯」,
不管是上斜坡,还是走楼梯,这动作都挺累人的。



经过卜公花园,下到摩罗上街。

摩罗上街两旁开满了售卖中国字画、艺术品、家具的古董店,
以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如:印有毛泽东肖像的闹钟,
李小龙电影海报等小玩意的小摊子。
(注意:多数摊档都是严禁拍照的哦~)

想要体验在地人的平凡生活,不妨多穿梭大街小巷。
喜欢收集怀旧古玩,可以来摩罗上街店挖掘心头好。

路过一家咖啡厅,店名为half way coffee「半路咖啡」。
咖啡厅之所以叫「半路」,原因特别多,
这是距离上彼此的中间点、旅程途上其中一站或是实现梦想的中段,
遇上下雨狼狈的时候,就能体会到咖啡厅「半路」感觉。
旧巷弄中的咖啡厅,有点点隐世的味道。

体验「半路」的感觉,是爬坡太多脚有点酸,
「半路」停下脚步,走进「半路咖啡」坐下品杯馥芮白。
自由入座,选了一个靠墙的位子。
咖啡厅是用中式杯子来盛载咖啡文化。
「半路咖啡」开在古董街,选了走复古风,
将大量的中国风融入其中,在品尝咖啡的同时,也对旧文化增添一份好奇。

大部分的杯子是从摩罗街深水涉买入的款式。
70、80年代对很多人来说是旧时代,
(我就是出生于那个「旧时代」,不小心暴露了年龄)
这所谓的「旧时代」也是香港人拼搏的年代。
进来「半路咖啡」喝咖啡,无可否认咖啡杯也是其中一个卖点,
当然,大家与其用大量时间去拍摄一个“万寿无疆”杯子,
不如再花多一点心思去品一杯好咖啡!
咖啡要趁热喝才能喝出好味道。

咖啡喝到一半,中途来了两位客人,坐在隔壁的一个小桌位。
不是故意,而是无法阻止耳朵,不小心听到他们俩之间的对话:
眼睛也同时瞄到对方盯着我看,再和同伴说:「我们的位子好小。」
顿时不好意思久坐,赶脚把咖啡喝完,收拾东西就离开。
结账前先上一轮洗手间,出来就看到那两位客人已经换到我刚坐的位置。
看来他们真的比我更需要较大空间的桌位。

用了一个下午,漫无目的的闲逛,到处“搜罗”不同类型的壁画。
无论是业余爱好者的作品,还是著名艺术家的画作,都认真的欣赏。

就算攀山涉水,嗯... 不是攀山,应该是攀楼梯才对;
不介意有多少梯级,也不嫌弃不埋怨...



位于水池巷就有韩国涂鸦创作人Xeva的作品。
运用其招牌的「切割绘法」,创作出动感十足的大型李小龙壁画,
来向这位一代武打巨星致敬。


沿着楼梯街走,上下楼梯、斜坡不尽其数,只在专心欣赏街头艺术壁画,
很快又回到了荷里活道,看到非常醒目出众绿瓦屋顶的文武庙
这座古庙估计建于1847年至1862年间,
由文武庙、列圣宫和公所三栋建筑物组成。
古庙屋顶的花岗石柱、花岗石门、木雕匾额,
整座建筑物尽显精湛的传统工艺技术。
自从看了《致想成为旅游作家的你》后,
在书中学到一门功课,就是在旅途中,访谈可以增加文章的完整性。
旅行是一种相遇,跟大自然的相遇,跟古迹的相遇,
或是跟博物馆,美术馆的相遇,但最重要是跟人的相遇。
人比任何自然景观都还美丽,比任何古迹还要珍贵。
于是,边旅行边学习与当地人「相遇」。

在街头遇见一位画家在路边作画,停下了脚步,站在侧旁欣赏他作画。

不知一场突如其来的“相遇”,有否打扰到他作画的雅兴?
「请问有D咩嘢可以帮到妳?」
「冇,净系想睇下你画画。」
「随便睇,我画廊喺哩度附近。」
「你喺附近开画廊?」
「就喺哩度啊!我D画挂咗喺个边,随便欣赏,可以影相㗎!」
这位独特的艺术家,蹲在荷里活道,用一张又一张再循环纸张作画,
他选择在街边展示作品而不是放在画廊,
以这种独特的形式展出作品,确实新鲜感十足。

「好靓喔,你每日都会向哩度画画?」
「系啊!妳从边度来?」
「马来西亚 怡保」
「我送一幅画畀妳啊,讲真㗎」
 跟着递了一张名片再说:「妳知道关宝慧吗?」
「没听过,唔识哦」
很快对话就终止了,画家也没继续说话。
在这种彼此无言的情况下,是默默的离开?还是继续站在那儿?
与陌生人聊天真不容易,加上属于慢热派,
某程度又因着现今社会与陌生人聊天又担心被迷惑,
心理立刻给出反应,抗拒和陌生人有太多的对话。
这种尴尬的场面,多谢有几位西方人路过此地,打断了这冷气氛。
他们似乎对艺术家的画很感兴趣「How much?」

「Five Hundred Dollar」
就趁机溜走吧,最后生意有否成交就不得而知。

走过荷里活道众多的古董店和艺廊,转进城皇街看到一副巨型锦鲤壁画。
这是来自丹麦的艺术家Christian Storm糅合几何元素和中式文化,
把两条巨型鲤鱼结伴游泳的姿态,栩栩如生的呈现出来。
将原本平平无奇的墙壁,瞬间化腐朽为神奇,墙壁瞬间成凝结的池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