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比萨先生

图片
出发日期:04/01/2025 炎热的下午,打开电脑继续更新部落格,回顾年头到中国成都之旅的点点滴滴。碰巧博文进度写到行程的第三天,晚餐来到一家以色列老板开的餐厅——比萨先生。 翻看成都相册内的照片,拍到比萨先生店门口有着这么一行字。巧合的是,在刚过去的星期日,圣餐主日崇拜,牧师宣道时也提到了「 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 加拉太书6章 14、【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15、【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 如果「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守圣餐,吃的饼是基督的身体;喝葡萄汁是基督的宝血。耶稣的血肉生命,我有没有变成我所吃的东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越来越像基督的话,我就是新造的人。如果我将耶稣基督吃了,进到生命里面,我应该越来越有基督的生命,而世界的旧态应该就会越来越少残留在我的生命里。这给了我一个挑战,我对基督的爱有多少?有多少忍耐?对基督的赞美有多少? 话题转回到在成都的第三天,晚餐就是吃比萨。店内的设计风格,呈现出洞穴的感觉,凹凸不平的水泥墙、圆弧形的门窗,充满异域风情。 点了两款小比萨。一款是:不一样的夏威夷RMB¥70元,比萨料、烧烤酱、菠萝、鸡肉、培根、香肠、红椒、混合芝士。另一款则是:爸爸的最爱RMB¥65元,比萨料、烟熏鸭胸肉、萨拉米、香肠、鸡蛋、混合芝士。 整体用餐体验不错,环境舒服干净。比萨并未达到被惊艳的层次,味道方面也没有吃得特别回味那种,就是中规中矩。虾子饼更是说道:「到中国旅行,还是吃中餐比较好!」(>o<) 用餐结束后,到柜台结账。由于手机信号弱,想要用支付宝付款却一直连不上。收银员容我们走出餐厅门口,试看信号会不会有比较好。试了好一阵子都无法成功,还好手上有现金(不然我们是不是要去后厨帮忙洗碗了啦~哈哈)最后是用了现金付款。 沿途散步走去锦江,欣赏着这一路上的街景。经过奎星楼街,路过一家生意特别好的餐厅,门口坐满了等待入座的顾客。和虾子饼彼此约定好,若下次再有机会到成都旅行,不妨试试渣渣牛肉。 在我生活的城市,已经很少能再见到这些挑担子卖小吃的小贩了。有人说:如果声音是有味道的,那么「叮叮当」的声音,一定能唤...

寫在最前面

开始写日本东京游记,在我边写边回忆旅行的点滴时,
发现原来我在旅行中的收获也算挺丰富的。
其中走过:新宿区、港区、台东区、墨田区、千代田区、中央区、涩谷区、杉并区
重点是「没有迷路」嗯... 自我感觉良好。
毕竟,我是一个依赖性特强的人,能够给我依赖的,我就会使劲的依着对方。
能够不用记得路线,就不会去记;能够不用计划,就不去计划...
这趟日本东京之行,对我来说是一场未知的旅行。
六年前,虾子饼出差到香港,我有机会跟上一起去,
开始了我人生第一场「一个人旅行」。
回想当时在香港,语言方面一点都不成问题,所以非常轻松。

六年后,2018年12月,再一次展开「一个人旅行」的节奏。
不懂日语的我,来到日本与人沟通时,言语交谈上就是一个很大的阻拦。
无可否认,加上我是名路痴,语言不通加上人生地不熟,总是让家人担忧。

 虽然在计划行程上有点仓促,也未能划出一份很好的旅游大计,
所以,在这趟旅行中让我领悟到什么所谓:
「旅行是没有非去不可的地方、没有错过可惜的景点、没有非吃不可的餐厅、
没有非住不可的旅宿,不一定非得事先拟定完整计划。 
来到一个新城市,何妨不先漫无目的的闲逛散步?」
就算走在一条熟悉的路上,也可以欣赏到与昨天不一样的风景。
更何况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随处都有等待我去发掘的风景。
的确,旅行的本身,意味着告别既定的生活环境,秩序与节奏。
来到异国异地异乡,仿佛是一段额外赊来的梦般时光,
暂时忘却生活的制式,劳顿与压力,行动与心灵都整个儿自由了,
放开了,自自在在放怀,享受旅程,享受一切。 
而且,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在这些所发生过的事情上,
可以让我逐渐从中学习到很多功课,原来人真的是会长大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