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14的博文

成都|比萨先生

图片
出发日期:04/01/2025 炎热的下午,打开电脑继续更新部落格,回顾年头到中国成都之旅的点点滴滴。碰巧博文进度写到行程的第三天,晚餐来到一家以色列老板开的餐厅——比萨先生。 翻看成都相册内的照片,拍到比萨先生店门口有着这么一行字。巧合的是,在刚过去的星期日,圣餐主日崇拜,牧师宣道时也提到了「 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 加拉太书6章 14、【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15、【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 如果「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守圣餐,吃的饼是基督的身体;喝葡萄汁是基督的宝血。耶稣的血肉生命,我有没有变成我所吃的东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越来越像基督的话,我就是新造的人。如果我将耶稣基督吃了,进到生命里面,我应该越来越有基督的生命,而世界的旧态应该就会越来越少残留在我的生命里。这给了我一个挑战,我对基督的爱有多少?有多少忍耐?对基督的赞美有多少? 话题转回到在成都的第三天,晚餐就是吃比萨。店内的设计风格,呈现出洞穴的感觉,凹凸不平的水泥墙、圆弧形的门窗,充满异域风情。 点了两款小比萨。一款是:不一样的夏威夷RMB¥70元,比萨料、烧烤酱、菠萝、鸡肉、培根、香肠、红椒、混合芝士。另一款则是:爸爸的最爱RMB¥65元,比萨料、烟熏鸭胸肉、萨拉米、香肠、鸡蛋、混合芝士。 整体用餐体验不错,环境舒服干净。比萨并未达到被惊艳的层次,味道方面也没有吃得特别回味那种,就是中规中矩。虾子饼更是说道:「到中国旅行,还是吃中餐比较好!」(>o<) 用餐结束后,到柜台结账。由于手机信号弱,想要用支付宝付款却一直连不上。收银员容我们走出餐厅门口,试看信号会不会有比较好。试了好一阵子都无法成功,还好手上有现金(不然我们是不是要去后厨帮忙洗碗了啦~哈哈)最后是用了现金付款。 沿途散步走去锦江,欣赏着这一路上的街景。经过奎星楼街,路过一家生意特别好的餐厅,门口坐满了等待入座的顾客。和虾子饼彼此约定好,若下次再有机会到成都旅行,不妨试试渣渣牛肉。 在我生活的城市,已经很少能再见到这些挑担子卖小吃的小贩了。有人说:如果声音是有味道的,那么「叮叮当」的声音,一定能唤...

新加坡,陣亡紀念碑

图片
阵亡纪念碑,新加坡(Cenotaph, Singapore) 从  陈金声纪念喷泉塔  走到这个地方用不上5分钟; 如果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不妨可以走来这里看看。  阵亡纪念碑近六十英尺高, 是采用本地花岗岩雕制而成, 两面青铜片铭刻了在第一世界大战中, 远赴欧洲参战阵亡的海峡殖民地原住民的人名。 纪念碑由 Messrs Swan & MacLaren 的建筑师 Denis Santry, 仿照 1920 年的 埃德温•勒琴斯爵士白厅和平纪念碑 (Sir Edwin Lutvens Whitehall Cenotaph)的风格设计。 纪念碑的奠基石是由当时的海峡殖民地总督 Sir Lawrence Nunns Guillemard 于 1920 年 11 月 15 日所安放。 时任法国总理兼军政大臣的 M. Georges Clemenceau, 以及负责指挥军队的将军 Major-General Sir D.H. Ridout 当时也在场见证奠基仪式。 阵亡纪念碑坐落于滨海艺术中心附近的康乐通道,面朝旧国会大厦, 于 1922 年 3 月 31 日由威尔士亲王(1936 年,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揭幕。 这是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中阵亡的 124 位新加坡人所建。 而为纪念二战(1939-1945)死难者的碑文则在随后刻于其背面。 位置:位于新加坡大草场对面,Connaught Drive 旁边(海滨公园) 地铁站 CC3 滨海中心 Esplanade 站(出口F) 附近景点: 新加坡和平纪念碑 或 EW13 政府大厦 City Hall 站(出口B) 附近景点: 圣安德烈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