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夜游锦江的魅力

图片
出发日期:04/01/2025 傍晚5点半左右,就已经吃完晚餐。冬季日照时间比夏季短,这个时间点,出发锦江真不错。 天空仿如一片无瑕的蓝水晶,天际悄悄渗进一抹金黄,像滴入清水的蜜,缓缓晕染开来。一弯极细的蛾眉月浮在空中,轻盈地悬在那里,淡得几乎只是天幕上一道银白的刻痕。暮色尚未四合,白日的湛蓝与黄昏的暖色正在天际进行着一场温柔的交接。那橙光并不刺目,只是柔软地浸润着蓝天的边缘。 中国成都驾驶电动汽车的比例占大多数,电动车像一个巨大的电动遥控车,安静、直接、高效。不像引擎车那样一个复杂,燃烧产生动力,过程嘈杂。即使路上车水马龙,却又多一分不一样的宁静。 搭上2号地铁线,来到东门大桥站。出了D2出口往均隆滨河方向走去。 江边的灯已亮起,灯光映在水中,被水波揉碎,又复合,复又碎,颇有些顽皮的意思。 建筑外墙屏幕投射出贺新年的字句。江的两边串挂着红灯笼,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鲜明。一月的成都,寒气逼人,空气里还残留着阳光的余温,微风拂过,目光瞪着大投屏上那艳丽的鲜红色,暖着。 在江边漫步发现「成都通关文牒」,这可在码头邮局购到,分为:基础版、精品版、礼赠版的文牒,「文牒」可用来盖章收藏。 在这段成都的行程里,锦江这里盖到的印章是最漂亮的,印章的每个小细节都刻得很到位,印章的墨水色彩艳丽。和我一样喜欢盖章的朋友,到锦江不妨去找找... 一枚枚小小的印章,对应的是一处处动人的风景,是一件件鲜活的文物。所到之处,盖上一枚印章,让旅游不再是拍照打卡、走马观花,而是通过一方印章“解锁”城市风光,“对话”古今历史,拓展旅游维度,承载和传播文化,形成独家的旅行记忆。 走入历史:岷江分支,过去沿岸遍布蜀锦作坊,人们将锦缎放在江中洗濯,因此得名濯锦江,简称锦江。锦江江水主要源自高山融雪,据说用它洗过的蜀锦色彩会更加鲜亮。 「锦江游船」这旅游体验,对我而言是重头戏之一! 船票分很多种类,我们选的是:夜场游船(乘坐30分钟)RMB¥118元 航线范围:东门码头  ⇌  安顺桥廊 售票处营业时间:春夏 3:00pm - 11:00pm;秋冬 2:00pm - 10:00pm 7:05pm 完成购票,有艘船即将起航,马上登船。 开船的那一刻就已经感受到足够的霸气,仿如瞬间穿越。 船开动了,水声汩汩,江风拂面,船上几位乘客娓娓而谈,不去细听,只顾着欣赏眼前划过的每一道风景。船从桥下穿过时,...

馬來西亞,檳城牛乾冬街

在准备结束一天的游览前,打算回到莲花河路/Leith Street吃晚餐。
于是我们就沿着牛干冬街/Chulia Street走回去莲花河路/Leith Street。

「牛干冬街/Chulia Street:是最早期的主要道路之一。
路名 Chulia 指的是来自 Chola 印度王朝的印籍人士。
牛干冬街与槟榔律的交界处曾座落着电车轨道与警局。」

「中文路名 “干冬” 即是马来语牛栏(Kandang)的福建音译,
早期的 Penang Road 和 Love Lane 之间及是养牛场。」

我们是毫无准备的造访了这条老街,
只是走马看花的看一看老街上的建筑风景。
走在牛干冬街上,看见一座特色古老建筑:
槟城潮州会馆,马来西亚(Teochew Temple Penang, Malaysia)
潮州会馆也称韩江家庙,是潮州建筑的范例。
潮州会馆建于1855年,并于1870年搬迁到现址。
潮州会馆于2006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来到这里已经是6:30pm,见大门深锁,
相信又是错过了开放时间,再来一个摸门钉的景点。

离开潮州会馆后,继续走,接而转进椰脚街/Jalan Masjid Kapitan Keling,看间一家清真寺。
槟城椰脚街清真寺,马来西亚(Masjid Kapitan Keling Penang, Malaysia)
这条街道的马来街名 Jalan Masjid Kapitan Keling 即取自当地的这家清真寺名字;
至于中文名“椰脚街”,相信与这条路上过去种有许多椰子树有关。

说到这里,一定要提个有趣的现象,古迹区内许多街道的中文名和马来文命名皆不相符,
这主要是因为马来文路名是由州政府命定,
但真正能反映当时社会和生活形态的反而是当地人沿用许久的中文名,
只要一听到有关中文路名马上就能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形态。
椰脚街清真寺建于1801年,是乔治市最大而且最古老的清真寺。
它的设计充满着蒙兀儿建筑风格,拥有美丽的尖塔和圆顶。
这座清真寺后来再经扩建,并于1926年髹上摩尔式的建筑色彩。

下图青色的标记是记录了我们在《槟城 . 第一天》所留下的足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