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夜游锦江的魅力
出发日期:04/01/2025
傍晚5点半左右,就已经吃完晚餐。冬季日照时间比夏季短,这个时间点,出发锦江真不错。
傍晚5点半左右,就已经吃完晚餐。冬季日照时间比夏季短,这个时间点,出发锦江真不错。
天空仿如一片无瑕的蓝水晶,天际悄悄渗进一抹金黄,像滴入清水的蜜,缓缓晕染开来。一弯极细的蛾眉月浮在空中,轻盈地悬在那里,淡得几乎只是天幕上一道银白的刻痕。暮色尚未四合,白日的湛蓝与黄昏的暖色正在天际进行着一场温柔的交接。那橙光并不刺目,只是柔软地浸润着蓝天的边缘。中国成都驾驶电动汽车的比例占大多数,电动车像一个巨大的电动遥控车,安静、直接、高效。不像引擎车那样一个复杂,燃烧产生动力,过程嘈杂。即使路上车水马龙,却又多一分不一样的宁静。

搭上2号地铁线,来到东门大桥站。出了D2出口往均隆滨河方向走去。
江边的灯已亮起,灯光映在水中,被水波揉碎,又复合,复又碎,颇有些顽皮的意思。
建筑外墙屏幕投射出贺新年的字句。江的两边串挂着红灯笼,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鲜明。一月的成都,寒气逼人,空气里还残留着阳光的余温,微风拂过,目光瞪着大投屏上那艳丽的鲜红色,暖着。
在这段成都的行程里,锦江这里盖到的印章是最漂亮的,印章的每个小细节都刻得很到位,印章的墨水色彩艳丽。和我一样喜欢盖章的朋友,到锦江不妨去找找...
一枚枚小小的印章,对应的是一处处动人的风景,是一件件鲜活的文物。所到之处,盖上一枚印章,让旅游不再是拍照打卡、走马观花,而是通过一方印章“解锁”城市风光,“对话”古今历史,拓展旅游维度,承载和传播文化,形成独家的旅行记忆。走入历史:岷江分支,过去沿岸遍布蜀锦作坊,人们将锦缎放在江中洗濯,因此得名濯锦江,简称锦江。锦江江水主要源自高山融雪,据说用它洗过的蜀锦色彩会更加鲜亮。
「锦江游船」这旅游体验,对我而言是重头戏之一!
船票分很多种类,我们选的是:夜场游船(乘坐30分钟)RMB¥118元
航线范围:东门码头 ⇌ 安顺桥廊
售票处营业时间:春夏 3:00pm - 11:00pm;秋冬 2:00pm - 10:00pm
7:05pm 完成购票,有艘船即将起航,马上登船。
开船的那一刻就已经感受到足够的霸气,仿如瞬间穿越。
船开动了,水声汩汩,江风拂面,船上几位乘客娓娓而谈,不去细听,只顾着欣赏眼前划过的每一道风景。船从桥下穿过时,可清晰看见桥边石雕雕工之精细。沿岸的建筑,飞檐翘角,都被灯光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俨然是一幅工笔画。成都的母亲河,滋养天府之国;历史上是水路要道,杜甫诗中「门泊东吴万里船」、马可·波罗游记盛赞「水上船舶甚众」均描绘其盛景。「夜游锦江」获得了诸如“全国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等国家级荣誉。成功在于其“水、岸、街、坊、船”五位一体的综合运营模式。
夜晚华灯初上时,两岸还有灯光秀和投影效果。
江的两边夜景灯光璀璨,古色古香,还能看到有两位娘子弹琵琶跳舞。船再往前开,看到有人在船上吹箫。
成都安顺廊桥是一座从历史风雨中走来,又成功融入现代都市生活的美丽桥梁。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古典韵味,又通过巧妙的设计和业态更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无论是了解成都历史、欣赏建筑美学,还是体验都市繁华与市井风情,安顺廊桥都是非常值得一访的景点之一。夜晚的廊桥在灯光映衬下熠熠生辉。
安顺廊桥是成都古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当地社会的公共生活、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安顺廊桥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交通功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
安顺廊桥是一座全长81米,宽6米,具有鲜明明清风格的拱桥。飞檐翘角、曲栏回廊的设计,浓缩了中国传统民族建筑的精华。
「夜游锦江」提供了一个以现代方式激活传统文化、让历史融入当代生活的优秀范例。文化传承并非墨守成规,而是可以通过创新表达和科技赋能,变得可感、可触、可消费、可共鸣,从而拥有持续的生命力,使得锦江核心河段重现水道繁华。
来到成都旅游的朋友们,又怎能错过呢?
成都的「新十二月市」活动,是一场贯穿全年的文化消费盛宴,巧妙地将成都悠久的历史商贸传统(源于唐宋时期按月令举办的专业性市集“十二月市”)与现代消费理念融合,旨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一月份来到成都,碰上「新十二月市」活动。距离春节也不远了,春节氛围的正月“灯市”(万家灯火贺岁月)及相关迎新活动也悄悄开始了...
锦江活动越夜越精彩,刚沉浸式体验了夜游锦江,和NPC互动,看过光影秀、故事卷轴。在岸上逛市集,看到很多非遗项目,其中如这种有趣和独特,又完美融合美食、工艺和娱乐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糖画。
时间仍早,刚踏入晚上8点钟,从这里步行前往太古里也不远。那么,下个要去的地方就是——太古里!
在位于江边的瑞幸咖啡,买了一杯特饮:大冻梨美式(东北特产冻苹果梨)RMB¥8.8元(首杯饮品享受优惠价格)
虽然旅途已结束,回到生活的地方也很长一段时间,现在挥洒自如地写着博文,那夜的风,此刻又仿佛拂面而来了。
































评论
发表评论
Please leave your comment here / 欢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