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日星期四

香港,湾仔生活文化游景点①

结束早餐独自走到湾仔位于交加街及太原街的露天市集,
这个露天市集就不像春秧街的市集,少了叮叮车穿行其中,
依然不失它的特色,就算没有要买菜也可以到市集钻一钻,

菜市里买的蔬果鱼肉等都特别新鲜,可惜是住处没有厨房。
除了大大小小蔬菜水果肉类摊档,还有卖衣服鞋子干粮等摊档...

位于交加街共有72个牌档;太原街则有88个持牌固定小贩摊位。2006年,邻近的私人屋苑落成,政府以疏导交通为由,准备将其中86个牌档及摊位搬入新街市,但此举影响档贩生计而遭反对。2007年,政府决定保留市集,作为湾仔社区的文化地标。
在这人口密集的街区应该不太容易迷路,尽情随意的在大街小巷中穿越。
走在路上不一定只看壁画,偶尔低头看看地面,也会看到一些画作。
(这不是“壁”画,是“地”画)
走进石水渠街,发现一个特色参观点:蓝屋。
此间「蓝屋」非珀斯的「蓝屋」
「蓝屋」建于1922年,现已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

成立于1867年的「华陀医院」落户于石水渠街的新发展华人社区。医院经费主要由民众及商户资助,并聘请医师为病者提供廉价诊治服务。随着「东华医院」于1870年成立,「华陀医院」作用开始减退并于1886年停办,原址继续供奉神医华佗。1920年代「华陀庙」拆卸改建成唐楼。旧有的石造匾额、对联及一对福鼠雕塑得以保留,并重置在健建筑物外墙上,庙字则被重置于石水渠街72号地铺,至约1950年代停止营理。至1950年代,由黄飞鸿徒弟林世荣的姪儿林祖将林世荣健身(学)院迁移至「华陀庙」现址,以教授少林洪拳及主治铁打骨科。1960年代由儿子林镇显医师接手经营,继由妻子陆丽燕师父营运至今。

「蓝屋」72A号地铺,前身为「广和号」杂货店,
以售卖粮油杂货为主,经营至1980年代为止。
店面原为典型的木推门设计,后改为凸出街外的手托门板设计,
今外貌已复原为战前风格,室内天花则保存着蓝屋木楼板。
复修后「蓝屋」72A号地铺为香港故事馆,前身为「湾仔民间生活馆」。
业权在2009年8月前分别由政府及私人拥有。属于政府的部分于早年修葺时外墙刷上蓝色,「蓝屋」因而得名;私人的部分则保留原本的灰色。
「香港故事馆」以「从民间出发,汇多元文化」为宗旨,透过民众参与及连结不同的合作伙伴,举办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活动,包括展览、工作坊、社区导赏等,推广本土文化特色。除了可以了解过去的历史事迹,香港故事馆里还摆放了许多怀旧物品供欣赏。
位于「蓝屋」后方有一片空地,原址为三幢战前楼房,于战后被拆卸,楼房痕迹仅存于橙屋外墙上。复修工程重铺空地,并增设长椅,期望为街坊提供休憩用地,加强社区连系。
复修后的建筑群加建电梯及游廊,串联蓝、黄、橙屋三栋独立建筑及建筑群内的居民,以造就居民间的互动、交集。游廊同时让参观人士近距离欣赏建筑物的细节,感受建筑群的生活气息。 
「黄屋」建于1920年代,属三级历史建筑。「黄屋」混合中西式建筑风格,西式设计主要有立面(正面)的几何图案及山墙(侧面)上的三角楣装饰,中式设计则有中式双筒双瓦屋顶及木制趟拢门店面,用作适应本地气候与展现工艺。修复工程回复了黄屋三个主立面的战前风貌,包括重塑立面上的几何图案装饰及传统木窗设计、修复中式瓦屋顶及旧店面原貌等。
「橙屋」建于1957年,为现代四层高混凝土结构,外墙上直横突出的「鳍片」装饰用作增强外墙立体感,同时为窗户提供保护。三楼主立面设计稍向后移以确保街道日光不被阻挡。
在细心参观历史建筑的同时,遇见一位街坊,
街坊说「可以入去参观,可以随便影照,唔好影到人就得」
「好,唔该晒」
但是拍照不要拍到人确实不容易,但又不想过分修图,
「旅游列车」部落格随后的照片就开始了“打马赛克”的局部修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Please leave your comment here / 欢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