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比萨先生

图片
出发日期:04/01/2025 炎热的下午,打开电脑继续更新部落格,回顾年头到中国成都之旅的点点滴滴。碰巧博文进度写到行程的第三天,晚餐来到一家以色列老板开的餐厅——比萨先生。 翻看成都相册内的照片,拍到比萨先生店门口有着这么一行字。巧合的是,在刚过去的星期日,圣餐主日崇拜,牧师宣道时也提到了「 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 加拉太书6章 14、【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15、【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 如果「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守圣餐,吃的饼是基督的身体;喝葡萄汁是基督的宝血。耶稣的血肉生命,我有没有变成我所吃的东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越来越像基督的话,我就是新造的人。如果我将耶稣基督吃了,进到生命里面,我应该越来越有基督的生命,而世界的旧态应该就会越来越少残留在我的生命里。这给了我一个挑战,我对基督的爱有多少?有多少忍耐?对基督的赞美有多少? 话题转回到在成都的第三天,晚餐就是吃比萨。店内的设计风格,呈现出洞穴的感觉,凹凸不平的水泥墙、圆弧形的门窗,充满异域风情。 点了两款小比萨。一款是:不一样的夏威夷RMB¥70元,比萨料、烧烤酱、菠萝、鸡肉、培根、香肠、红椒、混合芝士。另一款则是:爸爸的最爱RMB¥65元,比萨料、烟熏鸭胸肉、萨拉米、香肠、鸡蛋、混合芝士。 整体用餐体验不错,环境舒服干净。比萨并未达到被惊艳的层次,味道方面也没有吃得特别回味那种,就是中规中矩。虾子饼更是说道:「到中国旅行,还是吃中餐比较好!」(>o<) 用餐结束后,到柜台结账。由于手机信号弱,想要用支付宝付款却一直连不上。收银员容我们走出餐厅门口,试看信号会不会有比较好。试了好一阵子都无法成功,还好手上有现金(不然我们是不是要去后厨帮忙洗碗了啦~哈哈)最后是用了现金付款。 沿途散步走去锦江,欣赏着这一路上的街景。经过奎星楼街,路过一家生意特别好的餐厅,门口坐满了等待入座的顾客。和虾子饼彼此约定好,若下次再有机会到成都旅行,不妨试试渣渣牛肉。 在我生活的城市,已经很少能再见到这些挑担子卖小吃的小贩了。有人说:如果声音是有味道的,那么「叮叮当」的声音,一定能唤...

新加坡,尔纳斯壁畫

新加坡,尔纳斯壁画(Ernest Zacharevic’s Wall Art, Singapore)
壁画,你会把它看成是一门艺术,还是街头涂鸦?
而我看壁画是一门艺术,所以非常喜欢用镜头去收集这些壁画。

大家对尔纳斯 Ernest Zacharevic 应该不怎么觉得陌生吧!
他是一位立陶宛 Lithuania 籍的年轻艺术家,
出自他手笔的 “街头壁画” 除了深入民心,也掀起了一股壁画风潮。

第一次接触尔纳斯的壁画是在马来西亚怡保,
而第二次接触他的壁画是在新加坡。
一次无意中发现,原来他在新加坡也留下了一些壁画作品,
于是立即动身实地欣赏及用镜头收集他的壁画。

不过这一趟壁画之旅是有点美中不足,
或者可以说有点遗憾... 我来迟了。
这话怎么说呢?待会儿再解释

首先从 Everitt Road 开始欣赏壁画。

交通:可于勿洛巴士转换站 Bedok Interchange 搭乘 SBS 33 至 82179 Joo Chiat Ct
 下巴士后走过对面进 Mangis Road 后直走到 T 路口 Joo Chiat Terrace,
左转后直走至 Everitt Road 路口,即可看见壁画

① Jousting Painters
在这幅壁画附近还有三根小柱子,而这三根小柱子是画有 3D Minion,
我之前提到的遗憾其实就是和这 3D Minion 有关。
因为我们来迟了,来到这里时发现已经看不见可爱的小黄兵 Minion,
这三根柱子已经被 “还原” 至原有的样貌,有点可惜。
虽然看不到 3D Minion,不过还有点 “意外收获”,送个彩蛋给各位:
除了看壁画,顺道带大家走一趟坤成路。

坤成路,新加坡(Koon Seng Road, Singapore)
坤成路有什么特别?
坤成路就是早期的东海岸路罗弄E区(Lorong E East Coast Road),
于 1934年改名为坤成路,以纪念古董拍卖商暨地产业者张坤成(Cheong Koon Seng)。
张坤成是富商张亚毗(Cheong Ah Bee)的长子,
而张亚毗就是来自马六甲的海峽贸易商人第一代。 
坤成路两旁战前时期的庭院房屋建筑,装饰得无比华美,
是新加坡土生华人建筑物的最佳代表。
 在公元1900-1940年间,后期土生华人店屋最大的建筑特色,
就是狭窄、装饰精美的门面。这些狭窄的门面,
实际上却掩饰了住宅面积宽广又深入的真实面貌。
此建筑特色其实是源自于土生华人文化的发源地马六甲。
当时马六甲的荷兰殖民政府是以建筑物的宽度来计算所应缴纳的房屋税款,
这也造就了深长却狭窄的房屋设计,
住屋的庭院和气孔的设计则是为了更好的通风与照明。
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后来就渐渐传进了新加坡。 
 土生华人店屋靠近大门的外围墙面,都会装饰着象征福、禄、寿、喜的中国对联,
这与在中国住宅大门所张贴的对联相似。
从法国、英国和比利时进口的雕花或几何设计的精美瓷砖,也都会镶嵌于外墙。
从这些窗户与梁柱设计,可察觉到西方建筑文化对土生华人建筑物的的影响。 
在建筑屋外观的各式图腾都是出于神秘的传说故事,
花朵与鸟儿则经常融入于这些浮雕装饰的设计中,
这些浮雕也同时凸显了象征好运与长寿的鹿、龙与狗等中国图案。
建筑物华丽精美的雕饰也反映了屋主的财富与社会地位。
 在坤成路这一带的店铺也是非常有特色的,路过时不妨留意一下。
彩蛋发完,继续寻找壁画的任务...

如果想要安排在同一天,看了壁画:Jousting Painters、游了坤成路、
继续前去看其余的壁画,建议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于勿洛巴士转换站 Bedok Bus Interchange 搭乘 SBS 33 至 82179 Joo Chiat Ct 站,
下车沿路走去欣赏第一幅壁画,接着再走去坤成路,
然后从坤成路 Koon Seng Road 转进 Joo Chiat Road 至 82149 Bef Koon Seng Road。
于 (A) 82149 Bef Koon Seng Road 搭乘 SBS 33 至 (B) 01219 Blk 461 下车
下巴士后可以看到前方有座蓝色的回教堂 Malabar Muslim Jama-ath,
壁画就在这座回教堂的对面。
下巴士后沿着 Victoria Street 走,就可以陆续的看到壁画
② Boy Peeping Out of Window
在一面白色的墙上,不容易“发现”这小男孩在偷看,
当然,只要留心身边的事物,必定会让你大为感动。
而位于这幅壁画旁边的那座建筑就出现了另一幅多角度的壁画
③ Boy Climbing
在这座灰色外墙的建筑转角处还有一幅壁画
④ Children In Shopping Trolleys
壁画以实物衬托起来,整个构图都多了色彩,
壁画突然看起来像有了“生命”一样,豁然活跃,活然活现。

继续沿着 Victoria Street 走,来到 Jln Kledek 还有一幅尔纳斯的壁画作品。
⑤ Girl And The Lion Cub
在这繁华的都市中,欣赏壁画也可以成为我的娱乐之一。
看到这里,壁画之旅也告一段落,可以继续沿着 Victoria Street 直走,
即可抵达 Arab Street、Bugis + 购物中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