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江堰景区 (二)

图片
出发日期:03/01/2025 都江堰景区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购票进来参观的地方。 【安澜桥-夫妻桥】 安澜索桥是中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全长286.5米,其中外江段索桥长142.5米。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修建的材料有关。安澜索桥始建于北魏以前,唐代称“珠浦桥”。到了宋代,改成“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1803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度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它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 【敬修之治水德政坊】 【松茂古道】 人烟稀少,走在这弯曲的小路上,上坡下坡,不常运动的我,有点小气喘。中途只作短暂的歇息,也不太敢待久,心里会有点小慌。深怕着太阳下山天黑还没走出去,又想会不会走错方向... 当在半路遇到数位游客时,心里又立刻变得踏实。 登高望远,上来这里眺望风景,心里平静了... 成都冬季,空气能见度下降,远处笼罩着雾霾。 走到半路,看见独自一间老舍所处十分隐秘,这到底是什么老建筑?展馆?原来是公共卫生间。不过,我实在不敢进去。 【玉垒关】 亦称“七盘关”,是有1100多年历史的名胜古迹,有“川西锁钥”之称。唐代贞观初建,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白敏中帅蜀时再建。关址在古湔山临江的虎头崖上,扼松茂古道咽喉。关隘依山,用条石砌筑,上建城楼,雄伟壮观。诗圣杜甫留下了「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千古名句。 看到这个指示牌,放下十万个心... 西街快到了! 见到前方远处发出湖绿色的灯光,江已经亮灯。 前方灯火灿烂的老街,和背后身处的那片宁静山坡,显出不一样的对比。 一道厚实的大木门,把都江堰景区和老街分割开来。 记录在都江堰景区走过的路线。边走边看,全程不绕路,景点不重复。 在西街贩售精品的老铺里,找到一张由中国邮政发出非常独特的都江堰明信片。明信片能玩能寄。这款明信片和一般明信片不同在于,它有「幸运开奖卡」部分。当然,明信片仍具备邮寄功能,只是并不支持邮寄后兑奖,凡邮寄后的开奖卡自动失去兑奖功能。 把刮奖区隐藏的讯息刮出,即可知道是否获奖。 奖项设置 一等奖:奖金100元 二等奖:奖金20元 三等奖:奖金6元 决定把它买下!选了一张,到柜台找工作人员,当场把刮奖区隐藏的讯息刮出。我们获得「三等奖」!此张明信片价值RMB¥6...

香港,山頂纜車

山顶缆车,香港(The Peak Tram, Hong Kong)
山顶缆车是香港最早运作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
也是亚洲地区第一条缆车铁路。
缆车来往港岛中环花园道和山顶太平山炉峰峡,
全长1.4公里,海拔高28-396公尺。
 车站包括花园道总站、坚尼地道站、麦当劳道站、
梅道站、白加道站、山顶总站,全车程8分钟。
于花园道站及山顶站乘车的乘客们,需在上车前到售票处付款购票。
可以点击 山顶缆车车票 查阅相关资讯。
花园道总站的候车人潮
 在山顶缆车未有营运权时,往来太平山至中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桥子,
缆车则于1888年5月启用;首天通车,已有超过600名的乘客试搭。 
1920年山顶道(现在的旧山顶道)启用之前,
山顶缆车是唯一直接连接中环与山顶的交通工具。
绿色车厢缆车(已退役)
 1908年至1949年期间,车厢首排的两个座位是留给香港总督,
背后还会挂有「此座留座于总督阁下」的铜牌。

1962年前的山顶缆车一直是分成三座位:
头等-英国殖民地官员及太平居民;
二等-英国军人及香港警察;
三等-其他人与动物。
前往花园道山顶缆车站有很多方法,以下是其中3个前往花园道山顶缆车站的方法:
 交通:搭乘荃湾线/港岛线 中环站(出口 J1 或 J3),
路经-立法会大厦 - 穿德辅道中 - 经皇后大道中 - 转入花园道 - B Point 山顶缆车站

交通:搭乘荃湾线/港岛线 金钟站(出口 C1),
穿天桥进太古广场,利用电动扶梯前往 香港公园
看到中区消防局(隔壁有个公园出入口)左转 - B Point 山顶缆车站

交通:可在中环7号码头,搭乘城巴 15C 前往花园道山顶缆车总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