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比萨先生

图片
出发日期:04/01/2025 炎热的下午,打开电脑继续更新部落格,回顾年头到中国成都之旅的点点滴滴。碰巧博文进度写到行程的第三天,晚餐来到一家以色列老板开的餐厅——比萨先生。 翻看成都相册内的照片,拍到比萨先生店门口有着这么一行字。巧合的是,在刚过去的星期日,圣餐主日崇拜,牧师宣道时也提到了「 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 加拉太书6章 14、【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15、【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 如果「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守圣餐,吃的饼是基督的身体;喝葡萄汁是基督的宝血。耶稣的血肉生命,我有没有变成我所吃的东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越来越像基督的话,我就是新造的人。如果我将耶稣基督吃了,进到生命里面,我应该越来越有基督的生命,而世界的旧态应该就会越来越少残留在我的生命里。这给了我一个挑战,我对基督的爱有多少?有多少忍耐?对基督的赞美有多少? 话题转回到在成都的第三天,晚餐就是吃比萨。店内的设计风格,呈现出洞穴的感觉,凹凸不平的水泥墙、圆弧形的门窗,充满异域风情。 点了两款小比萨。一款是:不一样的夏威夷RMB¥70元,比萨料、烧烤酱、菠萝、鸡肉、培根、香肠、红椒、混合芝士。另一款则是:爸爸的最爱RMB¥65元,比萨料、烟熏鸭胸肉、萨拉米、香肠、鸡蛋、混合芝士。 整体用餐体验不错,环境舒服干净。比萨并未达到被惊艳的层次,味道方面也没有吃得特别回味那种,就是中规中矩。虾子饼更是说道:「到中国旅行,还是吃中餐比较好!」(>o<) 用餐结束后,到柜台结账。由于手机信号弱,想要用支付宝付款却一直连不上。收银员容我们走出餐厅门口,试看信号会不会有比较好。试了好一阵子都无法成功,还好手上有现金(不然我们是不是要去后厨帮忙洗碗了啦~哈哈)最后是用了现金付款。 沿途散步走去锦江,欣赏着这一路上的街景。经过奎星楼街,路过一家生意特别好的餐厅,门口坐满了等待入座的顾客。和虾子饼彼此约定好,若下次再有机会到成都旅行,不妨试试渣渣牛肉。 在我生活的城市,已经很少能再见到这些挑担子卖小吃的小贩了。有人说:如果声音是有味道的,那么「叮叮当」的声音,一定能唤...

香港,禮賓府

香港礼宾府,香港(Government House, Hong Kong)
香港礼宾府昔日是香港总督的办公室和官邸,
建筑工程于1851年10月,即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八年之后。
施工图由第二任测量总署署长卡拉弗利(Charles St George Cleverly)负责,
预算需费14, 940英镑。然而工程进展缓慢,历时四年才告竣工。

1855年10月,官邸落成,第四任港督宝宁爵士(1854至1859年)成为首位主人。
礼宾府主楼于1855年兴建,属新古典建筑风格,有浓厚殖民地色彩。
历任港督以至特区行政长官都在府第续有修缮,以切合个人风格和需要。

其中以1889-1891年和日治时期(1942至1945年)两次修建的规模最大。
1889年,港督德辅爵士(1887至1891年)在任期间,
东面加建新翼,用作社交活动场地。
礼宾府有逾150年的历史,见证香港的历史及发展,
包括港英政府、香港日治时期及香港政府的管治。
现时,已经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此建筑物已被列为法定古迹,并不对外开放。
在指定的开放日通常会定于周末,以方便市民参观。
在临近开放的日子,政府会发放新闻稿,公布开放日期,市民可免费入内参观。

 由于我前往此景点时并非开放日,
所以问了站岗的警察先生,是否允许我站在外面拍照?
得到允许后就拍了几张外观的照片。

各位,如果有机会到香港旅行,刚好又碰上是礼宾府开放日,
不妨安排时间进去里面走走看看。
据站岗警察先生说:通常开放日会落在3、10、11月份。

礼宾府也就是坐落在 香港动植物公园对面。
交通:搭乘荃湾线或港岛线 中环站(出口G)步行约10分钟可达;
或是搭乘机场快线或东涌线 香港站(出口B2)步行约16分钟可达。


评论